
世界
读书日
为提升bevictor伟德官方网站员工的文学素养,进一步推动全院全民阅读,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4月24日19:30,公司2020级、2021级MBA学员、MPAcc员工及所有文学爱好者同学汇聚云端,聆听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老师一场关于《在阅读中亲近大自然》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bevictor伟德官方网站经理祝爱民主持。
活动主题
邀你一同在书海中领略自然风光
嘉宾简介
鲍尔吉·原野,姓“鲍尔吉”,即蒙古族诸部落中黄金家族的命号孛儿只斤,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左后旗。现为辽宁省公安厅专业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散文集《草木山河》等数十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文学报告等均多次获奖。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2018年8月11日,凭《流水似的走马》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2020年9月,创作的散文《火和火不一样》获得第二届《草原》文学奖散文奖;2021年3月,《乌兰牧骑的孩子:篝火与星空》入围2021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名单
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前,bevictor伟德官方网站经理祝爱民介绍了这次讲座的目的在于响应世界读书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呼吁同学们要关注环境、关注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跟随鲍尔吉·原野老师,从作家视角了解应如何看待读书、看待大自然。
讲座伊始,原野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从教经历和他理解中的阅读以及生态文学,并向大家展示了一系列目前在读的书目:《昆虫记》、《沙乡年鉴》、《猎人笔记》、《柳林风声》等一系列作品。从科普图书到纪实文学,从瓦尔登湖到戈壁沙漠,原野老师的涉猎之广让全体员工感到十分钦佩。
在讲述过程中,原野老师主张同学们多读生态文学。因为学习生态、保护生态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本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其次,通过阅读生态文学,能够让我们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将大自然作为老师,领略并学习动植物的智慧、环境的智慧等,这些都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智慧,而阅读生态文学会让你更加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会让一知半解的事物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随后,原野老师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游学经历。自工业革命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步伐开始加速。但是原野老师从作家视角体会到的却是大自然的哀鸣。人类牺牲自然,换取利益。眼前一时的得意,却换来森林消失、土地沙化,人民流离失所。失去了土地的庇护,曾经伤害大地的人民一直在饱食恶果。曾经和谐富饶的森林草原"墨西哥化",变成了一片片“人工沙漠”。环境永远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不能因为松子的暴利就竭泽而渔,松鼠也需要、鸟儿也需要,还有一部分需要回归大地,变成养分输送给自己的大树母亲,人类就去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就好。
作家的浪漫总是体现在细微之处,体会大自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个地球原始状态: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处处皆文章。牧羊人放牧时,小羊会自己挑选爱吃的草木,草木也会通过羊群的迁徙传播种子;沙漠上有飞鸟经过,那么这片沙漠之中一定存在绿洲;天然的沙漠是像雪山一样的存在,它看似贫瘠的沙层下,储存着丰富的雨水,草原上的牧羊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原野老师从自己这么多年的生活、采风与游历经验中摘取一段段小故事,向同学们诉说着一位作家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活动感想
讲座结束后,经理祝爱民表示了对原野老师的感谢,并期望同学们能够将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感谢和在本次讲座中受益匪浅的激动心情。
爱自己的国土是一种美德,你可以造绫罗绸缎,但是你造不出一滴水。此刻,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牢记“仁者爱人爱护环境”的教诲,在阅读中亲近大自然,在生活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文稿|信息部 王慧慧、郝旋
编辑|新媒体中心 王潇霖
校对|钱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