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及家长,谨防电信诈骗“云课堂”开讲啦
SUT管理之家
2021年10月31日 08:00 听全文
电信诈骗套路深,擦亮双眼防踩坑
“不是吧,不是吧?电信诈骗?我都是一名老员工了,我还会被骗?”也许当被提醒要防电信诈骗时,你心里会产生这样想法。但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老员工被骗的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骗子的骗术也“改朝换代”,电信诈骗活动防不胜防。
早在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和手段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网络贷款、刷单返利、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熟人或领导、虚假购物、注销“校园贷”、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等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中均有员工被骗的案例出现,员工群体成为遭受诈骗的“重灾区”。在此,bevictor伟德官方网站团委提醒广老员工加强防范。
以下是谨防电信诈骗“云课堂”
千万不要错过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4个:
了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提醒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防网络电信诈骗小帮手。
01
电信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的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或伪造各种合法外衣的形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特点:
低成本高回报
犯罪隐蔽跨国跨境
涉案人员复杂
作案环节多
侦查时间长
02
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图片来源:蜀黍家 乌云君
03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首先,是如何识别电信诈骗,用一个公式就是,无法确认身份的人,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无法面对面接触的沟通工具,要求你转账、汇款的,大概率是诈骗。请大家不要轻易相信。
防诈部门也有总结出了“十个凡是”:
●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 凡是要求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先交钱的;
● 凡是自称“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 凡是索要银行卡账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的;
● 凡是要求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 凡是承诺能代办各种银行信用卡的;
● 凡是各种借口引导你在英文界面操作ATM机的。
这些,一律是诈骗!!
当我们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短信时,我们要牢记“三不一要”:
一是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保持谨慎、冷静,多思考。
二是不透露。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密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如有疑问,应向官方核实,这个官方应该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官方信息,比如官方网站、官方电话、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等,而不是骗子提供给我们的指定电话或者指定网址,如果拿不定主意,也询问老师、家长、亲戚等,因为大家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社会阅历会相对少一些,所以遇到事情及时找老师。总之,就是少说自己信息,多核实,多询问。
三是不转账。在汇款、转账前,一定要多次核实对方身份,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四是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及学校公安处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及25496100。提供骗子的账号、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查。
04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帮手
为提高广大群众防骗意识,向大家推荐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款APP里,有很多的电信诈骗的案例、法律法规、防骗知识等,如发现可疑的手机号、短信,钓鱼网站,诈骗APP等信息,可以在“我要举报”模块进行举报。当手机收到涉嫌诈骗的电话、短信或者下载安装了涉嫌诈骗的App时,可以智能识别骗子身份并及时预警提示,极大降低受骗可能性。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开查看▼)

“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一款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APP,宗旨是帮助用户维护电信网络安全,为用户建立电信网络涉案举报渠道,增强防范宣传,致力于构建良好的电信网络环境。
以上就是防范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啦,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学业有成!
文稿 | 许玲祯
编辑|新媒体中心 施展
校对|马强
阅读 248